85公里?
这数字刚冒出来,像极了我中午点外卖只敢选三公里内的小店。
你说银河M9,刚登陆法国那会儿,场面热闹得很,像春运抢票。
朋友圈里人手一张官图,评论区全是“这回吉利要起飞”,气氛烘托得比世界杯决赛还要激烈。
可街头巷尾,老王照旧骑着他那辆电动三轮拉货,老板娘还是一边刷抖音一边补货,谁关心M9?
热闹归屏幕,现实还是那副老样子。
M9这车,空间确实大,大到能装下五个熊孩子和八箱西瓜,想象一下,周末郊游,后备箱一开,零食、帐篷、烧烤架全塞进去,哪个爸妈不心动?
内饰也讲究,坐进去,仿佛进了个移动小客厅。
轻量化车身,数据摆着,减重又省油,看着都舒服。
可纯电续航85公里,真有点像饭桌上那盘精致小菜,远远地看着美,真吃起来还不够塞牙缝。
野营刚到地,电量就开始红灯告急,咖啡没煮成,倒是体验了一把“极速回城”。
你要说吉利不懂用户,倒也未必,可能就是赌大家城市里跑得多,真敢拿这车翻山越岭的,都是狠人。
没几天,车友群里风向突变。
有人开始翻旧账,理想L8、问界M9,哪个不是刚上市时风头无两,结果转眼成了“曾经的王者”?
你看热度这玩意儿,来得快,去得也比谁都利索。
吉利偏偏还把定价往高端推,车圈老油条都懂,这种操作是想趁热度狠捞一笔,可现在消费者手里的算盘比厂家还精。
新能源市场平均价格一降再降,4-6月订单数据摆那,谁还为噱头买单?
有趣的是,法国媒体对M9的态度比我们还直。
发布会现场,国外记者一脸懵:“中国人真买单85公里续航?”
我当时差点笑出声。
你说,国内炒作天花板,国外看戏的心态,谁比谁更清醒?
国内新能源车市,已经卷成麻花,谁家不想复制理想ONE的奇迹?
可时代不同了,现在的用户,左手小红书、右手B站,电池、OTA、AEB全都得过关。
PPT做得再花哨,买车那一刻,谁还不是精打细算。
有一阵子,我对这些发布会热潮已经免疫了。
以前看见新车上市,跟着朋友一起围观,心里还会犯嘀咕:真要花钱买,能用几年?
二手车掉价掉得比钓鱼还快。
M9要是真想撑住热度,不光得靠朋友圈刷屏,更得靠价格、服务、实打实的产品力。
你说卷配置吧,厂商肉疼;卷价格吧,品牌心疼。
高端化路线,没两把刷子全是空谈。
有意思的场景总在评论区发生。
前脚还在刷M9的宣传片,后脚就有人开始嘲讽,网友比放大镜还专注,芝麻大的槽点都得放大三倍。
你看他们边吐槽边关注,热情和怀疑搅在一起,市场就这么热热闹闹地转。
M9的热度其实不只属于吉利,更像是整个中国汽车圈的缩影:谁都想做爆款,谁都怕进冷宫,谁都在朋友圈里立人设,真到买单那一刻,又开始挑三拣四。
说到底,买车和生活差不多,热闹归热闹,最后还得冷静想想自己到底要啥。
你会因为空间大、配置高就一头扎进去,还是关注续航、价格才掏腰包?
留言区见,别光吃瓜,真有啥独门秘籍,咱们一起聊聊,万一哪天真成了“爆款”,到时候别说我没提醒你。
配资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